公共的地理定位基础。具有采集、管理、分析和输出多种地理空间信息的能力。系统以分析模型驱动,具有极强的空间综合分析和动态预测能力,并能产生高层次的地理信息。以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为目的,是一个人机交互式的空间决策支持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拥有一个公共的地理定位框架。 该系统能够采集、管理、分析并输出多种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 基于分析模型的驱动,GIS具备强大的空间综合分析和动态预测能力,并能提供高层次的地理信息产品。 旨在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方面,GIS是一个交互式的人机空间决策支持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的特征:公共的地理定位基础;具有采集、管理、分析和输出多种地理空间信息的能力;系统以分析模型驱动,具有极强的空间综合分析和动态预测能力,并能产生高层次的地理信息;以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为目的,是一个人机交互式的空间决策支持系统。
地理信息除具备信息的一般特性外,还具备以下独特特性:区域性 地理信息属于空间信息,其是通过数据进行标识的,这是地理信息系统区别其他类型信息最显著的标志,是地理信息的定位特征。区域性即是指按照特定的经纬网或公里网建立的地理坐标来实现空间位置的识别,并可以按照指定的区域进行信息的并或分。
特点有: ○1具有采集、管理、分析和输出多种地理空间信息的能力; ○2以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为目的,以地理模型方法为手段,具有空间分析、多要素综合分析和动态预测的能力;并能产生高层次的地理信息。 ○3具有公共的地理定位基础,所有的地理要素,要按经纬度或者特有的坐标系统进行严格的空间定位。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就业方向非常广泛,涵盖了许多不同的领域。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就业方向:城市规划与管理: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城市规划、土地管理、环境保护等领域找到工作。他们可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进行空间数据分析,为城市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地理信息科学的就业方向有高校、交通运输、规划勘测设计、国土、矿业、水利电力、通讯、农林、城市建设、旅游等国家政府部门或事业单位。就业方向。
总的来说,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就业方向非常广泛,涵盖了政府、企业、科研、教育等多个领域。随着社会对地理数据的依赖越来越大,GIS专业人员的需求也将继续增长。
筹备在国务委员兼国家科委主任宋健院士的积极倡导下,1992年10月由国家测绘局、国家科委等单位发起,1993年4月十八个部委、院校组成在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筹委会。1993年5月召开第一次筹委会会议,1993年6月至9月登录会员。1994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核准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社团登记证书。
同年,成立遥感应用研究室。1979年开始招收地图学与遥感专业硕士研究生。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地理科学、信息科学和遥感技术的迅速发展与交叉融合,地图学科的发展呈现数字信息处理的时代特征,本专业又率先在国内开展地理信息科学方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1992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地理信息系统的研制与应用在我国起步较晚,虽然历史较短,但发展势头迅猛。我国GIS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0年到1980年,为准备阶段,主要经历了提出倡议、组建队伍、培训人才、组织个别实验研究等阶段。机械制图和遥感应用,为GIS的研制和应用做了技术和理论上的准备。
Copyright © 2023-2024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乐鱼官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