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遥感技术近些年发展情况(遥感技术应用领域及发展趋势)
发表日期:2024-12-23

我国遥感技术发展现状

我国遥感技术起步较晚,但近年来的发展速度很快,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遥感卫星方面,我国已成功发射了遥感卫星家族中、高分系列卫星。其中,高分较重点发展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最高分辨率可达0.5米,能够满足国土、城市、农业等多领域的需求。

雷达卫星发展迅速,载荷水平不断提高,由单一成像模式向多种成像模式、由单极化向多(全)极化、由中分辨率向高分辨率发展,获取地物信息更加丰富,对地观测和监视能力得到提高。高分三号卫星作为首颗C波段多极化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填补了我国民用自主高分辨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遥感数据的空白。

近期卫星发射情况 据忧思科学家联盟(UCS)统计数据[2],截至2018年11月,我国运营或所有在轨活跃卫星280颗,其中遥感卫星134颗,占比486%,高于全球在轨卫星中遥感卫星所占的355%比重。

遥感技术有哪些发展趋势?

遥感技术正朝着定量化发展:通过提高数据的精确度和可靠性,使得遥感数据可以更加精确地反映地表特征和变化。 智能化:遥感技术正变得更加自动化和智能化,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算法,提高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效率。

遥感技术的发展趋向:遥感技术正朝着定量化、智能化、动向化、网络化、适用化等方向发展,最近几年来遥感技术在各个方面获取了宽泛的应用,从抗洪救灾到遥感在检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上的应用,全领土地资源的检查等方面愈来愈多的应用到遥感技术,此后,遥感技术应用领域也将愈来愈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遥感技术的发展呈现出多个明显的趋势。首先,遥感影像的获取技术正在变得更加先进。新型高性能传感器的研制和开发,以及对高精度遥感数据的需求提升,正在推动卫星遥感影像向高空间和高光谱分辨率的方向发展。

遥感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高分辨率、高时效性、高可靠性,以及人工智能的融合应用、多平台与多传感器的集成和商业化进程的加速等多个方面。首先,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不断进步,高分辨率、高时效性、高可靠性的技术特点日益凸显。

遥感技术的发展趋势,正朝着多层次、全波段、智能化和系统化的方向迈进。首先,遥感技术将实现地面、航空、航天三个层次的整合,构建起地球环境卫星观测网络,实现对地球环境的全面、立体观测。

我国陆地遥感卫星发展现状与展望

1、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卫星遥感深度融合,推动卫星遥感向精细化、星座化、体系化和智能化发展,卫星应用技术持续创新。然而,陆地遥感卫星在支撑保障能力方面仍存在短板,如亚米级公益卫星资源不足、新型卫星预研投入不足、卫星组网与协同观测不足、应用系统建设滞后等。

2、年10月14日,中国与巴西合作研制的地球资源卫星“资源一号”在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这是我国第一颗自主的陆地资源遥感卫星。随后,我国遥感卫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12年,我国首颗民用高分辨率光学传输型立体测图卫星“资源三号”成功发射。

3、首先,遥感影像的获取技术正在变得更加先进。新型高性能传感器的研制和开发,以及对高精度遥感数据的需求提升,正在推动卫星遥感影像向高空间和高光谱分辨率的方向发展。雷达遥感技术因其全天候全天时的成像能力和穿透地物的能力,在地观测领域展现出显著优势。

4、遥感数据分辨率不断提高 随着世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地球资源和环境的认识不断深化,对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这种高分辨率首先体现在高时间分辨率和高地面分辨率两个方面。


Copyright © 2023-2024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乐鱼官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