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无人机机载雷达技术设计书(无人机搭载雷达测绘)
发表日期:2024-11-15

无人机机载雷达功率

无人机机载雷达的功率在1-10瓦之间。无人机载雷达是军事学术语,指安装在无人驾驶飞机上的雷达。

根据公开的详细数据,早期捕食者无人机上装载的Lynx SAR质量为54kg,工作于Ku波段(12~12GHz),发射功率320W,作用距离达到4~30km,分辨率为0.1~3m。后来的高集成度数字射频技术的MiniSAR的研制,质量从几十千克下降到了十几千克,但是天线尺寸、发射机功率相对会变小,从而探测距离下降到了15km。

以色列的EL/M-2054轻型战术型无人机载SAR系统基于EL/M-2055系列无人机载SAR/GMTI雷达的基础上研发,具有聚束模式/条带成像/GMTI等多种工作模式,最大作用距离可达10 km、总重量12 kg,功耗小于250 W。

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开设哪些课程

1、课程设置包括:基础工程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航空材料与工艺、CAD、航空气象与飞行环境、飞行原理、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导论、通用航空概论、机载雷达与通信导航、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设计、组装调试与维护、管理实践等。

2、课程体系涵盖全面,包括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应用、空气动力学基础、自动控制原理、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卫星导航原理、通信原理、嵌入式系统等核心课程。

3、在本专业,学生将系统学习一系列与无人机相关的核心课程。涵盖工程力学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航空工程材料与成型工艺、航空气象与飞行环境、飞行原理与空气动力学等基础理论知识。

4、也可就职于影视传媒集团、地理信息部门、电力部门、农林植保以及无人系统研发制造等相关企事业单位。专业核心课程:飞行器系统工程专业导论、现代空中交通管理、电工与电子技术、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机械设计基础、气体动力学基础、航空发动机原理、无人机系统总体设计、飞行控制系统、无人机载设备管等。

科普|全球主要机载SAR简介

美国的Starlite无人机载SAR系统也是由诺格公司研制,总重量小于28 kg,工作在Ku波段,最高分辨率为0.1 m、作用距离10~40 km,具有条带,聚束,GMTI,MMTI等多种工作模式。

型蒸汽机车,昵称“红魔”,是南非铁路公司SAR在1979年至1981年间,依据英国工程师大卫·沃戴尔的指导和阿根廷工程师李维多·但丁·波塔的设计理念,对25NC-3450号机车进行改造的产物。SAR起初计划转向电力和内燃机车,但沃戴尔的创新——GPCS煤气生成器和Lempor排气装置,促使他们重新考虑这一项目。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是一种主动式微波遥感设备,能够提供了解全球环境变化的重要数据,在科学、商业和国防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无线电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主动遥感系统的通道受到干扰的可能性大大提高,特别是那些几百兆赫兹[2]的高分辨率SAR系统。

遥感数据采集方式多样,主要分为航天遥感、航空遥感及地面遥感。航天遥感搭载于载人飞船、太空站、卫星等太空飞行器,利用照相机、多谱段扫描仪、合成孔径雷达等;航空遥感则利用飞艇、飞机、气球等进行地表观测;地面遥感则将地物波谱仪或传感器安装在船、车、高塔等平台上,如激光雷达(LiDAR)。

遥感(remote sensing)是指非接触的,远距离的探测技术。一般指运用传感器/遥感器对物体的电磁波的辐射、反射特性的探测。作为一种重要的对地观测技术,它为我们研究和理解地球表面提供了主要的数据来源。

PIFA 天线综合性能较好,由于其靠近人脑的一侧被PCB 的地遮挡,其高频频段在人脑方向比最大辐射方向有5-6dB的衰减,因此PIFA 天线的SAR 值比较低,是内置天线中比较理想的天线形式。

无人机探测雷达可以达到10公里吗?具体技术参数多少?

可以的,一些大型无人机,比如美国的捕食者无人机的合成孔径雷达在四千米高度上精度可以达到0.3米,10公里的距离依然可以探测,只是精度下降的厉害,不过无人机在准备攻击的时候很多会下降高度提高精度。

专门的反无人机雷达:对“低慢小”无人机的探测距离可达10公里甚至更远,但实际可靠探测距离可能在3公里以内。大型军用无人机的雷达:例如美国的捕食者无人机上装载的Lynx SAR雷达,早期版本的作用距离达到4至30公里。随着技术进步,尽管雷达变得更轻巧,其探测距离仍然可以达到15公里。

无人机探测技术,应用于识别、找到威胁目标,主要依据无人机物理属性(光学、热学、声学、磁学等)的差异性进行测量识别。常见技术包含雷达探测、无线电频谱探测、光电探测与声波探测。雷达探测,通过发射电磁波反射原理,对无人机进行检测与定位。具有远距离、高精度、快反应、抗气象干扰等优势。

信号干扰器技术则通过发射与无人机通信信号相同的频率和调制方式,导致通信混乱。干扰器应具有高发射功率和抗干扰性能,干扰策略需针对目标无人机的通信协议进行,以达到有效干扰效果。整个反制过程包括雷达发现目标,然后干扰器实施干扰。

首先,工作频率是连续波雷达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决定了雷达的探测能力和抗干扰能力。一般来说,较高的工作频率可以提供更好的分辨率和抗干扰能力,但也可能导致信号衰减更快。例如,X波段的雷达,其工作频率在8-12GHz,适用于对较小目标的探测和成像。其次,发射功率直接影响到雷达的探测距离。

无人机探测技术的多元化特性体现在多种不同的分类上,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局限。首先,雷达探测凭借远距离、精确定位和快速反应,是主流的有人飞机探测手段,但存在近距离盲区、对非导体目标不敏感等问题,且对环境和电磁干扰敏感。

飞马D200S无人机与机载激光雷达在大比例尺DEM建设中的应用

1、项目成果为1:500比例尺的DEM,需满足相关技术规范,包括机载激光雷达数据获取、点云数据质量评价、数据处理等标准。4 设备选用 结合现有资源,选用飞马D200S无人机与RIEGLmini210机载激光雷达。飞马D200S无人机具备高性能飞行平台,传感器采用冗余设计,确保作业安全。

为什么雷达发现不了无人机

无人机拥有低空、慢速和小目标这三个性质,处于雷达的盲区。无人机在大树或楼群中飞的时候,雷达难以发现,因此难以击落。普通玩家的无人机飞行高度一般在500米以下,这对于有人驾驶的飞机来说,属于低空。飞机上的雷达等设备,一般没法朝下扫描,因为地面上的反射物很多,比如汽车等等,容易混淆。

因为微型无人机体积小,飞行高度低,而且速度还比较慢,因此一旦被发现拦截很轻松,然而微型无人机一旦被击落,它爆炸产生的碎片就会伤及无辜,即便不爆炸,从空中掉到地面万一砸到人后果也不堪设想。

党无人机飞行高度低时,地面杂波就多,容易掩盖飞行器的反射波。无人机体积小,也不容易探测分辨出来。不过这些只是大幅度降低雷达的探测距离,并不是探测不到。只有表面涂料有吸波材料的隐身无人机,才不会被雷达发现。

无人机在战场上难以被发现的主要原因是,它们经常在极高的空域执行侦察任务,超出了肉眼和常规望远镜的视线范围。 无人机搭载的高清摄像头使其能够在远离目标的安全距离内进行侦察,这进一步减少了被对方察觉的机会。


Copyright © 2023-2024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乐鱼官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