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所谓的地面效应是飞行器由于地面或水面干扰的存在,飞行器升力面(通常指机翼)的下洗作用受到阻挡,使地面或水面与飞行器升力面之间的气流受到压缩,即机翼下面的压力升高,因而增大了机翼升力,同时减少阻力(即机翼诱导阻力因气流流过的条件改变而减小)的二种空气动力特性。
2、KM地效飞行器是利用地效进行飞行的飞行器,它的发明者是阿列克谢耶夫。“地效”是地面效应的简称。地效飞行器利用地面效应和动力增升原理实现高速掠海飞行,其机动能力非常优越,不仅可以在水面上行驶,而且可以在空中飞行,甚至可以在沙滩、沼泽地、冰地斜坡和低矮桥梁上随意起降。
3、地效飞行器的飞行原理 飞行器贴近地面或水面时,气流流过机翼后会向后下方流动,地面或水面会产生反作用力。当飞行器飞行高度小于或等于机翼长度的一半时,机体上下压力差增大,升力陡然增加,阻力减小。这种现象被称为地面效应,是地效飞行技术的基础。
4、地效飞行器的飞行原理独特且引人入胜。当这种飞行器在接近地面或水面的高度进行飞行时,其机翼产生的气流会呈现出特殊现象。气流流经机翼后,会向后下方移动,从而在下方的地面或水面产生一股反作用力。
5、升力增加,阻力减小。地效飞行器是贴近地面或水面飞行的一种高速飞行器。在低空或接近水面时,机翼下方形成一个气垫,并与周围的空气相互作用。这个作用使得机翼受到反向上升的压力,降低了诱导阻力并增加了整体上下压差。结果就是飞行器产生更多的升力和较少的阻力。
1、地效飞行器是利用地面效应和动力增升原理实现高速掠海飞行,很像贴着地面跑的飞机,和常规舰艇相比,地效飞行器无需考虑海情、水中障碍和雷区。其机动能力非常优越,不仅可以在水面上行驶,而且可以在空中飞行,甚至可以在沙滩、沼泽地、冰地斜坡和低矮桥梁上随意起降。
2、KM地效飞行器是利用地效进行飞行的飞行器,它的发明者是阿列克谢耶夫。“地效”是地面效应的简称。地效飞行器利用地面效应和动力增升原理实现高速掠海飞行,其机动能力非常优越,不仅可以在水面上行驶,而且可以在空中飞行,甚至可以在沙滩、沼泽地、冰地斜坡和低矮桥梁上随意起降。
3、KM重型地效飞行器长100米,排水量544吨。一些西方人惊恐地看到它,又不解它的神秘,只称为“里海怪物”。 阿列克谢耶夫后来又研制出“鹞”导弹地效飞行器。“鹞”采用铝镁合金焊接结构,机身长66米,最大排水量380吨,带滑水橇时吃水深3米。
4、在1992年8月,一场悲剧发生了,一架鹰雏地效飞行器在爬升过程中不幸解体,导致一名机械师牺牲。这次事故让俄海军对地效飞行器的研发失去了信心,终止了拨款,转向了民用领域,如救护用途的地效飞行器艰难维系。
5、地效飞行器在水面飞行时,兼具了船和飞机的特点,既能在水中航行,也能在地面飞行,速度远超船只,达到每小时四五百公里,令人惊叹。苏联在地效飞行器领域领先,尤其以里海怪物闻名。绰号“里海怪物”的KM-1,长度超过百米,翼展40米,起飞重量近500吨,其规模给人以强烈震撼。
6、性质不同:气垫船依靠高于大气压的空气在船体与支撑面(水面或地面)间形成气垫。地效飞行器利用地面效应提供支承力而飞行的动载工具。使用航速:气垫船的航行阻力很小,可使航速高达6080km/h。
1、地效飞行器也称作翼地效应机,是一种利用翼地效应飞行的飞行器。地效飞行器主要在地效区飞行,也就是贴近地面、水面飞行。在1980年代,前苏联实验的喷射推进的Ekranoplan就是地效飞行器,极限飞行重量可以达1000公吨,还在冷战时期的隐密情况下测试,被美国称为里海怪物。
2、地效飞行器(亦称地效翼船、地效飞机、飞翼船)是一种在水面低空飞行的新型交通运输工具。它贴水飞行,使升阻比高于飞机,产生除了普通意义上的升力之外的“地(水)面效应力”;发动机前置,将喷气流导入翼下,产生垫升力,提高起飞抗浪适航性。
3、地效地效飞行器 飞行器(Ground effect in aircraft)是介于飞机、舰船和气垫船之间的一种新型高速飞行器。与普通飞机不同的是,地效飞行器主要在地效区飞行,也就是贴近地面、水面飞行,而飞机主要在地效区以外飞行;与气垫船不同的是,气垫船靠自身动力产生气垫,而地效飞行器靠地面效应产生气垫。
4、地效飞行器,也称作翼地效应机,是一类利用翼地效应进行飞行的飞行器。 地效飞行器在飞行原理上与普通飞机有所不同,它主要在地效区,即贴近地面或水面飞行,而传统飞机则主要在地效区以外飞行。 与气垫船相比,地效飞行器并非依靠自身动力产生气垫,而是依赖地面效应产生气垫。
5、地效飞行器(Ground effect in aircraft)是介于飞机、舰船和气垫船之间的一种新型高速飞行器。与飞机不同的是,地效飞行器主要在地效区飞行,也就是贴近地面、水面飞行,而飞机主要在地效区以外飞行;与气垫船不同的是,气垫船靠自身动力产生气垫,而地效飞行器靠地面效应产生气垫。
6、目前,西方一些军事强国正在积极从事应用地表效应制造地效飞机的研究,而且有些样机已经走出了实验室。据报道,最近我国已研制成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地效飞机,也称气垫飞行器。它是飞机和舰艇的混合物,形似飞机,又具有船身,能贴近海面或地平面高速飞行。
最新2024全国航天航空类大学排行榜公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位居榜首,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紧随其后,南昌航空大学位列第三,它们是中国顶尖的航天航空类院校,实力显著。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坐落于河北廊坊,是由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与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一所公办普通本科院校。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航空航天工科学校,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南航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较高的声誉,拥有一流的师资队伍和科研设施。在软科综合排名中,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位居全国第37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952年10月25日,在清华大学航空工程学院和四川大学、北京工业学院航空系合并的基础上,成立了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科技大学——北京航空学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顶尖的工科大学之一,其航空航天专业享誉国内外,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专注于航空航天领域教育与研究,为行业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北京理工大学,拥有强大的科研实力和丰富的人才培养经验,为航空航天领域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
俄罗斯研制了秘密地效飞行器“里海怪物”苏联早于1923年已开始研究翼地效应。同年,尤里耶夫展开有关研究。1935年,苏联的中央流体动力研究院亦开始有关研究。二次大战后,各国纷纷加入研究,但都只是三分钟热度,只有苏联坚持下来。
俄罗斯秘密研制了名为“里海怪物”的地效飞行器,该飞行器利用翼地效应进行飞行。苏联自1923年起就开始研究翼地效应,尤里耶夫同年展开相关研究。1935年,苏联中央流体动力研究院也开始进行相关研究。二战后,各国加入地效飞行器的研究,但只有苏联持续深入研究。
在苏联历史上,地效飞行器的研究和开发历程备受瞩目。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间谍飞机就注意到了一个神秘的飞行体,被戏称为“里海怪物”。这个飞行体能够在低空以难以置信的速度飞行,且在雷达上难以察觉,其技术被苏联称为“地效飞行器”或“地屏飞行器”。
苏制雌鹞地效飞行器也称作翼地效应机,是一种利用翼地效应飞行的飞行器。地效飞行器主要在地效区飞行,也就是贴近地面、水面飞行。在1980年代,前苏联实验的喷射推进的Ekranoplan就是地效飞行器,极限飞行重量可以达1000公吨,还在冷战时期的隐密情况下测试,被美国称为里海怪物。
小鹰地效飞行器是苏联研发的首艘用于运输登陆的两栖作战飞行器,由阿列克谢耶夫总设计师主导,于下诺夫哥罗德造船厂制造。设计始于60年代,于1972年首飞。其采用正常气动布局,具备下单翼、T形水平尾翼和船式机身的特征。机体的主要结构材料为AMG61合金和钢,确保了飞行器的强度与耐用性。
苏联早于1923年已开始研究翼地效应。同年,尤里耶夫展开有关研究。1935年,苏联的中央流体动力研究院亦开始有关研究。二次大战后,各国纷纷加入研究,但都只是三分钟热度,只有苏联坚持下来。当时苏联有两间设计局研制地效飞行器,分别是别里也夫飞机设计局和阿列克谢耶夫中央设计局。
Copyright © 2023-2024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乐鱼官网 版权所有